|
防城港市“十姐妹”,曾经十分著名。这十姐妹其实并非一母所生,而是同一个村、年龄相仿的女青年,自愿组成的一个学雷锋小组。如今在防城港,人们谈得更多的,变成了“十兄弟”。这两者是一种巧合,还是有所联系?
% C- S8 I& B7 E& f0 a0 t9 [
. O) c7 {/ W+ ~% d. I B$ Z; L0 x0 y 前有十姐妹
& J" t" f1 v5 `2 I' K
4 y( f, x1 w2 V8 F# z 热心助人美名扬
8 Q+ P) C4 F1 M9 r v5 R
+ z$ r* x+ L1 S1 S 大约在8年前,记者曾到防城港市采访。当时的“十姐妹”已经声名远扬,从中央到地方,获得嘉奖无数。让人赞叹的是:组建于1982年的“十姐妹学雷锋服务队”,在将近30年后,队伍仍在,她们的成员因为有人出嫁换了一茬又一茬,助人为乐却从未间断。0 g# s& e. K0 h/ x
: [# X0 _8 s( P
“十姐妹”所在的防城港市那梭镇平木村,是一个偏僻的山村。最开始姐妹们只是单纯地“帮种帮收帮家务”,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,她们不断赋予“助人”新的时代内容和精神——通过提高自身技能,帮扶乡亲们共同致富。! D! s4 w! [# m6 W" l' y* c
5 d9 n) A+ y+ D% r/ f& o7 k! a
后有十兄弟 e+ p' e* Y9 p7 I8 L4 x
' o! H9 c' {& t- s" N
助人已有十一载
5 |& ~9 ?3 \7 V- B) S* ~
0 Z8 R$ I0 K( i3 ?/ ~5 ] “十兄弟”同样是一个助人小组,成员是防城镇鲤鱼江村通心坝屯的男青年。“十兄弟”与“十姐妹”的成立和发展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( E+ o' a) `% ]5 X6 f0 V4 }# F* f( |, N/ J- c3 ?
2000年,通心坝屯修建村路,村里的年轻人许银芳、李建毅等人修好自己屯的道路以后,觉得有了经验,便每天到邻村免费帮修路。因为他们刚好是10个人,渐渐有了通心坝屯“十兄弟”的说法。) { j$ i% n$ \
$ v& L7 I% b: {. l( T$ n5 z2 N% N 要说“十兄弟”与“十姐妹”有何渊源,现任“大哥”许存方说:“我们在成立之前,也曾到‘十姐妹’所在的平木村取过经。”
4 u# j9 y2 v, ^1 G0 Z! ~/ x
* U9 S( q: V0 i) u; U/ c 与“十姐妹”一样,“十兄弟”成员也在不停地更替中。他们也扩大了助人范围:维护社会治安、引导青年远离黄赌毒、实现农村共同富裕。抓小偷、送迷路小孩回家、带领群众修路拉水管、调解矛盾纠纷……都成了他们的服务内容。. k( {( j, Y1 e2 I6 u1 B( ^
- M& \% J9 N' B" y
现在,这个村邻里和睦,治安良好。村民们打鱼挖沙,幸福生活。他们说,由于大家团结和睦,小偷也不敢来他们村造次。6 E* `, q. p9 W& t( j' D/ v
- ?- s& p1 r1 k* _% `
从山村到近海
2 H% t% s2 r+ k! [
: K+ C, ?& J4 B4 X! s; g8 b- C 良好风气在传承0 ~/ S; C( R8 ~
! z8 } z2 u& f# t# R1 g
从偏僻山村的“十姐妹”,到沿江近海村屯的“十兄弟”;从第一任“大哥”、“大姐”到第二任、第三任……一种良好的风气在传承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“十姐妹”坚持了近30年,“十兄弟”助人也已经11年了。对此,许存方这样解释:因为村民们都很享受这种和谐、平安的氛围,这种温馨的感觉,让大家有维护它的热情。' u& L3 t9 E8 z) U. U; z6 a2 `. m
2 R. U" C, Z3 ^7 D* r/ P. B$ h8 ?
记者从防城港市防城区宣传部门了解到,“十姐妹”确实在当地树起了一个很好的典型。这些可亲、可学的姐妹起到了“点明一盏灯,照亮一大片”的功效。在“十姐妹”的带动下,各类先进群体陆续创建,“十兄弟”只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支而已。
# a3 n2 \3 d: n+ n/ Q! K0 ^* v6 R ^6 C: y! @
由于名气大了,“十兄弟”经常要接受各种各样的采访。记者问许存方是否会有点烦,是否会希望好事做得低调些。他说,如果这能弘扬一种正气,他们欢迎采访——就像当年他们得知“十姐妹”的事迹,并决定向她们学习一样。“现在有人感叹社会风气没有以前好了,人的道德感差了。作为个人,我们首先保证自己做得好,村里的风气好,然后再尽可能把这种精神辐射到周边村屯、甚至更远的地方去。”
8 N6 W. k. z6 W/ L. C
& `0 {3 D! a5 @- n6 E7 K “十兄弟”的“十”,已经成了一个精神概念——事实上这个小组的成员已经不止十人,就连刚刚离开校园的“90后”年轻人,也已经自愿成为其中的一员。 |
|